几千年来中国的书法作品浩如烟海,而
作为地级市的镇江在中国书画史册上占有了重要一页。
在书法方面,在东晋,侨居镇江的郗氏家族,以郗鉴、郗璿、郗愔、郗昙、郗超为代表,个个酷爱书法,都是当时书法名家。郗鉴的《述书赋》,述说了历代书家及其书品。郗家女婿王羲之、王献之则侨居江南琅玡城(今镇江句容境内),是中国历史上大、小“书圣”。还有侨居镇江丹阳的王珣,出身于书法之家王氏家族,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名家,其代表作《伯远帖》是东晋时难得的书法真迹。隋唐时期的书法家颜真卿,褚遂良皆归葬镇江,分别长眠于句容、丹阳。宋代有还有迁居镇江的书画家米芾、米友仁。到清朝有淡墨探花王文治、笪重光等。 另外,位于镇江焦山的中国第二大碑林“焦山碑林”中,不仅有 “大字之祖” 的瘗鹤铭,还有颜真卿、米芾、黄庭坚、苏东坡等众多书画名家的作品。
绘画方面,东晋著名画家、雕塑家、音乐家戴颙长期隐居镇江南山招隐寺。晋唐三大画圣陆探微、张僧繇、吴道子都在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壁绘有佛像。画史上最早的两篇山水画论之一《叙画》的作者王微,为晋末南迁京口的王氏后裔。唐代善画泼墨山水的王洽晚年定居镇江直至去世。顾况辞官后隐居茅山修道,他能诗善画,技法近于王洽,同属泼墨山水一路,有《江南春图》传世。五代南唐时画家以句容人周文矩最为著名。北宋米芾居镇江四十年,与其子米友仁书写“江南烟云变灭”的“京口诸山”,创“米氏云山”画法。明代杜堇擅长工笔人物,笔法细劲畅利,当时推为白描圣手。自清乾隆中期延续到道光末年的“京江画派”,即以张崟、潘恭寿、潘思牧、顾鹤庆、周镐为首的镇江本地画家,大都以本邑山水为主要创作对象,用迥异于时流的“落笔浓重”的画法描绘“实景山水”,创作出特有的“丹徒派”山水画特色,在清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