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主页 >  镇江历史名人  >  名人故事列表  >

南朝京口杰出的女诗人鲍令晖

点击数:329

     镇江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女诗人。其中,人们大多津津乐道清代丹徒鲍之兰、鲍之芳、鲍之蕙三位女诗人,却几乎未见提到南朝时期京口的鲍令晖。其实,从现有材料看,在镇江历史上,鲍令晖不但是镇江诗坛出现最早的女诗人,而且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成就突出、名气很大、地位颇高的女诗人。例如,梁代钟嵘的《诗品》所评论的从汉到齐梁的一百多位诗人中,女诗人仅有4位,鲍令晖即为其中之一。《中国大百科全书·中国文学》收录了“鲍令晖”,一些中国文学史也说到了鲍令晖,却都没有提到鲍氏三姐妹等其他一些古代镇江的女诗人。从这种意义上说,鲍令晖可以说是镇江古代诗坛上最为著名的女诗人。

     鲍令晖是南北朝最杰出的诗人鲍照的妹妹。从《诗品》称她为“齐鲍令晖”看,她当是出生于刘宋,逝世于南齐,是宋齐之间的诗人。但当代也有学者依据其他材料,认为她逝世于鲍照之前,是刘宋诗人,《诗品》有误。对于这种说法,有待深入探讨。但说她是鲍照的妹妹,却并无疑问。据《诗品》卷下“齐鲍令晖”载:“(鲍)照尝答孝武(引者按,指宋孝武帝刘骏)云:‘臣妹才自亚左芬(左思之妹),臣才不及太冲(左思字)尔。’”唐代陆龟蒙《小名录》记载:“鲍照妹字令晖,有才思,亚于明远(鲍照字),著《香茗赋集》行世。”看来,她不但会写诗,而且擅长辞赋,确实是位才女。

    鲍令晖的《香茗赋集》不传于世。但陈朝徐陵的《玉台新咏》选录了她的《拟客从远方来》、《古意赠今人》等6首诗,近人逯钦立的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又补充了1首。所以,她今存诗篇仅有7首。这些诗多写妇女的思想感情,文辞清丽凄婉,真挚动人。例如,《拟客从远方来》写道:“客从远方来,赠我漆鸣琴。木有相思文,弦有别离音。终身执此调,岁寒不改心。愿作阳春曲,宫商长相寻。”这首诗仿效“古诗十九首”的《客从远方来》,通过对“漆鸣琴”的赋写,用比兴手法表现对远方“故人”的思念愁苦和坚贞情谊,情真意切,语言清婉,构思巧妙,是南朝五言诗佳作。钟嵘《诗品》评鲍令晖诗说:“令晖歌诗,往往崭绝清巧,拟古尤胜,唯百愿淫矣。”意思是说:鲍令晖诗歌往往清新巧妙,杰出超群,只是思绪丰繁,缺乏节制(“淫”是无节制的意思)。这一评价,大致指出了鲍令晖诗的重要特色。

     鲍照鲍令晖兄妹在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,但长期以来,镇江人却并不把他们看作“镇江人”,不但一些镇江的方志没有提到他们,就连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《江苏艺文志·镇江卷》、《镇江人物辞典》等,也都没有收录他们和他们的著作。究其原因,当是由于人们认为鲍照是东海(治所在今山东郯城)人。例如,南宋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就说:“照,东海人。……云上党(今属山西)人,非也。”其实,正如曹道衡先生《文选名篇》中所说,“东海”只是鲍照的“祖籍”。根据笔者对有关文献和鲍照诗文的考察,鲍照的先世早在西晋永嘉(307年-321年)之乱时就由东海逃难到南方,侨居于京口一带。到晋元帝初年,在京口设东海郡管理这些由北方的东海郡迁至京口一带的侨民。到宋文帝时,又把这个“东海郡”称为南东海郡。可见,从西晋永嘉到刘宋时期,鲍氏家族可说是世居京口。不但如此,鲍照又是生于京口,家在京口,在京口也有田地,青少年时代在京口度过,又曾在京口做过官,所以他对京口怀有深厚的故乡感情。例如,他在《行京口至竹里》、《登翻车岘》诗中称京口为“故居”;他在《临川王服竟归田里》诗中称京口为“田里”即故乡;他在《从拜陵登京岘》诗中自称“疲老还旧邦”,“旧邦”即故乡。可见,鲍照是以京口人自居。同样,他的妹妹鲍令晖也是京口人。


 

 
 
  【名人介绍】
  


    鲍令晖,生卒年不详,东海郯人,出生于京口,世居京口,南朝宋女诗人。鲍照之妹,家境清贫,善作情。钟嵘《诗品》说她是南齐人,但从鲍照的《请假启》中讲到仅有的一个妹妹死去等语看来,她大约在宋孝武帝时就已去世。



     鲍令晖是南朝宋、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。曾有《香茗赋集》传世,今已散佚。另有留传下来:《拟青青河畔草》、《客从远方来》、《古意赠今人》、《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》等。

 
 

   

今日浏览量:68次   昨日浏览量:47次  你是第 24298  位访客   自2020年7月1日以来共 74905 位   平均每日浏览量:74次    平均每日IP量:24个     最高浏览量:422

Copyright©2017-2018 360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设计、策划: 江苏省镇江市“三国演义”学会 

备案许可证号:苏ICP备20039371号 

ALEX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