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惔倾酿、孝伯痛饮典故出自镇江京口。
镇江一带自古出美酒,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由于南方相对稳定,物产丰富,承平日久,中国酿酒业中心逐渐转移至曲阿、京口一带。东晋著名权臣桓温对京口酒就情有独钟,夸赞说:“京口酒可饮,兵可用”的言论。
东晋名士刘尹,本名刘惔,字真长,在京口出生时,家境已十分贫败落困,他和母亲任氏寓居京口以编织芒鞋为生,但是刘惔性情潇洒自然从不以困顿为意,热情好客。据说,刘惔很欣赏何充的酒量,知道何冲喜欢喝京口酒,所以,刘惔一见到何冲,就想要把家中的酒全部拿出来给他喝。后人用“刘惔倾酿”为咏善饮酒之典。
同样是居住在京口的东晋名臣、孝武帝皇后王法慧之兄王恭,字孝伯,非常喜欢喝京口酒,据说曾口出狂言:“名士不必须奇才,但使常得无事,痛饮酒,熟读《离骚》,便可称名士。” 留下了“孝伯痛饮”的典故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