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主页 >  名人故事列表 >  成语故事列表  >  民间故事列表  >

 

 

 

 

 

镇江民间故事

 

京江脐的传说

作者: 转载          点击数:231

    京江脐是镇江传统茶食糕点中的名产,镇江地域方言里,要念成饣齐字。这个饣齐字纯是地域方言,检读《辞海》《汉字字典》《新华字典》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均无此字。其实,饣齐字并非有音无字,在中国语文著作中也有出典,见于载古文以溯其字源,列俗体以著其变迁的《康熙字典·食部》:飠齊,[集韵]同餈。

    清代《康熙字典》,印于康熙五十五年(1716年),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奉诏主编。张玉书是镇江人,故居在南门大街张家巷,虽说一品当朝,仍然眷恋乡土。也许这个缘故,他把家乡方言添注拼音,载于《康熙字典》,传至今天。

    京江饣齐虽是寻常风味糕点,却与清代乾隆皇帝结下缘分,以显示乾隆孝顺母亲的心意。此话不是民间传说,而是朝野掌故,清人柴小梵《梵声庐丛录》中记载:高宗(乾隆)南巡时,太后因渡江眩晕作恶,思得食物镇之。适某巡检小舟在御舟侧,以所携京江饣齐三枚进,太后食之而乐。晚宿行宫,高宗问安,太后告以渡江晕船,因京江饣齐而愈,遂以县令官巡检。下次又南巡,太后忆及京江饣齐之功,问高宗:某巡检至何官?高宗对曰:命江苏巡抚查覆!则已桌异得知府矣,以奏太后,太后喟然曰:朝廷三品官乃如是之难耶?高宗纯孝,遂承太后旨,进某巡检官为监司云。

    乾隆皇帝的母亲吃了京江饣齐,晕船之症得愈;小巡检进贡京江饣齐,得到乾隆皇帝的奖赏,提升为县官、府官、监察御史。

    京江脐的历史非常悠久,据说清初原为八角形状,因为当时满洲统治者忌讳(八旗兵被吃掉),只好改成现在的六角形。现在的人们,经常用开水或羊肉汤泡着吃,老年人吃面时,常和面汤泡食,别具风味。还有一种喷洒红糖水,熟了呈红色的糖脐,那种因为易于消化,是妇女生养后的滋补食品。

 

   

今日浏览量:65次   昨日浏览量:47次  你是第 24295  位访客   自2020年7月1日以来共 74902 位   平均每日浏览量:74次    平均每日IP量:24个     最高浏览量:422

Copyright©2017-2018 360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设计、策划: 江苏省镇江市“三国演义”学会 

备案许可证号:苏ICP备20039371号 

ALEX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