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乡田歌是江苏省镇江市传统民歌,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耕作文化时期。田歌,又称秧田歌、插田歌等,是长江流域稻农插秧、除草、车水、挖地劳作时自发创造传唱的一种民歌。田歌曲体一般为两句体、四句体或多句体的段式结构,除领合的部分曲目为规整形节奏,其他大多以自由疏散的节奏节拍。
丹徒南乡田歌均与当地劳动人民劳作有关,主要有耕田的“耕田嘞嘞”,插秧时的“插秧田歌”,打麦收获时的“打麦号子”,耥草劳作时的“耥草田歌”,车水时的“车水号子”等等。
丹徒三山、上党、上会,素有“歌乡”之誉,农民们在劳动时以歌为伴的习俗已蔚然成风。耕田嘞嘞、插秧山歌、车水号子等,有着消除疲劳、调节身心的功效。田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自发创造的,它纯朴、优美、悠扬、婉转,其独树一帜的演唱,使其声名远播。山歌号子"数麻雀"、“数螃蟹”等脍炙人口,人听人爱,它们不仅丰富了当地的精神文化生活,而且还应邀奔赴全国各地演出。三山的孙阿英在首届江浙沪吴歌大赛上曾获“女歌王”的桂冠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