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主页 >  帝皇之乡  >  历史名人  >  历史名人故事  >

 

臧爱亲
【朝代】 南朝宋
      臧爱亲(361年―408年),南徐州东莞人,侨居丹徒,尚书郎臧汪的孙女,郡功曹臧俊之女,宋武帝刘裕结发妻子。臧爱亲祖父跟随老乡徐广的祖父一起,在晋代“永嘉之乱”时,合族南迁,徙居京口。后嫁给刘裕后,两人相敬如宾,因生活贫困,没有过到好日子,一生盼望生出个儿子,但仅生了会稽宣长公主刘兴弟。义熙四年正月甲午日,病逝于东城(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东南),时年四十八岁。刘裕称帝后,追封她为“武敬皇后”,入“天子七庙”之列。
 
  【人物生平】
 


人物生平



    武敬皇后臧爱亲,是刘裕的结发妻子,祖籍山东沂水,祖父臧汪曾任尚书郎,父亲臧俊是一个郡功曹,臧爱亲出嫁的时候,刘裕还是京口里的一个布衣平民,不但穷苦潦倒,而且好斗性猛令乡人侧目,可以想象小家碧玉的臧爱亲在婚后过得有多艰难。 婚后不久,臧爱亲生下了一个女儿,起名刘兴弟。可是还没等着刘兴弟给父母带来众多弟弟,初为人父的刘裕却起了离家从军的念头。臧爱亲拗不过丈夫,只得眼巴巴地看着刘裕离开家乡。



   
到三十五岁之后,刘裕时来运转,快马加鞭地封官晋爵,四十岁时时更成了东晋王朝的股肱人物。一时间,马屁精们都围着这位“臧夫人”转起了圈圈,从前不肯雪中送炭的“亲戚”们,现在都拼了老命地来锦上添花了。阿谀奉承和送礼的数也数不清。臧爱亲并不为这些所动,虽然丈夫成为权臣,她仍然过着俭朴的生活,不好奢侈享乐;想通过她升官发财的亲属也没有一个达到目的的。



     从刘裕发迹时的年龄推算,夫妻重会时臧爱亲已经不年轻了,这也许是她始终未能给刘裕生下儿子的原因,长女刘兴弟因此成了她唯一的孩子。不过,没有子嗣并不曾影响刘裕对结发妻子的情意,而臧爱亲面对奢华所表现出来的节操,更深得刘裕的敬重。



   
可惜的是,臧爱亲没能等到丈夫登基称帝的那一天。夫妻重聚后的日子并没有多长久,义熙四年正月甲午日,臧爱亲病逝于东城(今安徽定远东南),时年四十八岁。
这个时候刘裕还只是东晋的豫章郡公,因此臧爱亲只得到了“豫章公夫人”的追谥,并归葬丹徒老家。刘裕对患难发妻的早逝非常痛心,当他称帝之后,他追封已经辞世十二年的臧爱亲为“武敬皇后”,七个儿子(包括皇太子)的母亲都仅仅封妃嫔而已,至其死时都不再设皇后。



    刘裕逝世时,仍然不忘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妻子,临终时他留下遗诏,将臧爱亲的棺木从丹徒迎至南京,与他合葬,称初宁陵。此外,刘裕称帝后进行天子宗庙建制时,为已经辞世十二年的臧爱亲立庙,并使其与自己六代世祖的亲庙共同组成天子七庙之制。将已经去世的原配夫人于宗庙单独建一室,并将其计入七庙之列,这无疑是史无前例的独特现象。后世史家评论道:“以妇人为一世,要之,此真大可异事。此种典礼皆堪骇人”。尽管刘裕让女性入七庙的做法,在后世遭到了萧子显、王鸣盛等史家的“不尊旧礼”、“皆堪骇人”的批评和讥讽。但不管如何,臧爱亲无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列入开国皇帝“天子七庙”的女性。

 
  【与镇江关系】  宋武帝刘裕结发妻子,侨居丹徒。
  【臧爱亲的家族谱】   

    图例说明: 表示世系为父子关系    表示世系为兄弟、姐妹关系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表示世系为隔代直系    表示为隔代族亲关系

  【相关历史故事】
 
今日浏览量:47次   昨日浏览量:15次  你是第 25568  位访客   自2020年7月1日以来共 79396 位   平均每日浏览量:74次    平均每日IP量:23个     最高浏览量:422

Copyright©2017-2018 360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设计、策划: 江苏省镇江市“三国演义”学会 

备案许可证号:苏ICP备20039371号 

ALEX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