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主页 >  成语故事  >  成语列表  >
 

与镇江有关的中国成语

      成语】:寻章摘句         阅读数:291 次
 

释义】 寻:找;章:篇章;摘:摘录。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,在写作时套用。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,缺乏创造性。

出处  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权传》:遣都尉赵咨使魏。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虽有余闲,博览书传历史,藉采奇异,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。

【相关人物】  孙权 

成语故事

 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,曹操去世,太子曹丕接替曹操作了汉丞相魏王。同年四月,刘备称帝,国号汉,史称蜀汉。孙权自公安迁都鄂州,改鄂州为武昌,并随即修筑武昌城。十一月,魏王曹丕称帝,改雒阳为洛阳。

  夹在刘备、魏帝曹丕之间的孙权,一方面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,并要求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。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备战准备。十一月,魏帝赐给孙权九锡,册封其为吴王、大将军、领荆州牧,节督荆、扬、交三州诸军事。同年,刘备兴兵问罪,讨伐孙权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,迎击刘备。另外派出博闻多识,应对敏捷的赵咨出使魏国。由于孙权的聪明睿智,于次年的彝陵之战中大破蜀军,化解了凶险。(彝陵之战实际上是刘备发起的复仇战争,因吕蒙杀了关羽,孙权此时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,并向曹操称臣。)

  当时赵咨出访魏国,见到了魏文帝曹丕。曹丕很有才能,他用轻蔑的口气问赵咨说:你们吴王有学问吗?赵咨回答说:我们吴王胸中有雄才大略。空闲时,他阅读各种书籍,研究历史经验,可不像那些书生只知抄抄写写、摘记一些词句(原文是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

确实,孙权就像赵咨说的那样,不但自己博学群书,而且还劝学吕蒙学习,最终登上东吴大帝的宝座。

 

  【相关人物】
      孙权(182年-252年) 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君主、政治家。字仲谋,史称吴大帝。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。汉建安五年(200)始统江东地区。建安十三年(208)联合刘备大破曹军于赤壁。魏黄初二年(221)称吴王。黄龙元年(229)称帝,建都武昌,后迁建业(今江苏南京),先后统治江东五十多年。其间除了夺取荆州、夷陵之战外,基本采取联刘抗曹战略。他通过消灭各地割据势力,降服少数族山越,将领土从江东扩展到今天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的广大地区。促进了中国长江中下游的开发与社会进步。儿时曾居住于镇江丹阳,建安十三年(208)孙权将都城迁至京口,入住铁瓮城。(资料来源:《辞海》,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中国历史分册)
【相关人物与镇江关系】 京口城的始作者,建铁瓮城,曾居住于北固山上
 

   

今日浏览量:62次   昨日浏览量:47次  你是第 24294  位访客   自2020年7月1日以来共 74899 位   平均每日浏览量:74次    平均每日IP量:24个     最高浏览量:422

Copyright©2017-2018 360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设计、策划: 江苏省镇江市“三国演义”学会 

备案许可证号:苏ICP备20039371号 

ALEX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