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主页 >  成语故事  >  成语列表  >
 

与镇江有关的中国成语

      成语】:多谋善断         阅读数:266 次
 

【释义】 很有智谋,又善于判断。

【出处】  晋•陆机《辨亡论》上:“畴咨俊茂,好谋善断。”

【相关人物】  孙权  鲁肃

【成语故事】

 东汉末年,荆州牧刘表病死,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。刘备被迫南撤,孙权鲁肃去联络刘备,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。孙权多谋善断,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,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,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
 

  【相关人物】
      孙权(182年-252年) 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君主、政治家。字仲谋,史称吴大帝。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。汉建安五年(200)始统江东地区。建安十三年(208)联合刘备大破曹军于赤壁。魏黄初二年(221)称吴王。黄龙元年(229)称帝,建都武昌,后迁建业(今江苏南京),先后统治江东五十多年。其间除了夺取荆州、夷陵之战外,基本采取联刘抗曹战略。他通过消灭各地割据势力,降服少数族山越,将领土从江东扩展到今天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的广大地区。促进了中国长江中下游的开发与社会进步。儿时曾居住于镇江丹阳,建安十三年(208)孙权将都城迁至京口,入住铁瓮城。(资料来源:《辞海》,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中国历史分册)
【相关人物与镇江关系】 京口城的始作者,建铁瓮城,曾居住于北固山上
 
       鲁肃(172年-217年)  三国时东吴名将。字子敬,临淮东城(今安徽定远东南)人。曾劝孙权先图鼎足江东,进图帝业,深受敬重。建安十三年(208),曹操南下,他建议联结刘备抗曹,并任赞军校尉,助周瑜破曹军于赤壁。后任奋武校尉、代周瑜执掌军事,与蜀汉修好。死后葬于镇江小渎山下,后迁北固山中峰南麓。(资料来源:《辞海》,《光绪丹徒县志》)
【相关人物与镇江关系】 鲁肃墓在镇江北固山中峰南麓
 

   

今日浏览量:69次   昨日浏览量:47次  你是第 24299  位访客   自2020年7月1日以来共 74906 位   平均每日浏览量:74次    平均每日IP量:24个     最高浏览量:422

Copyright©2017-2018 360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设计、策划: 江苏省镇江市“三国演义”学会 

备案许可证号:苏ICP备20039371号 

ALEX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