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主页 >  成语故事  >  成语列表  >
 

与镇江有关的中国成语

      成语】:报仇雪恨         阅读数:247 次
 

释义】 报冤仇洗耻辱。

 【出处 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坚传》。

【相关人物】  孙坚   孙策

成语故事

汉朝末期,17岁的东吴少年孙坚,有一次与父亲做船从富春到钱塘。途遇海贼分赃,孙坚不顾其父和船家的阻挠,提刀上岸,佯装领兵前来围剿,吓退了海贼,保全了货物。

黄巾起义时,朝廷派中郎将朱?讨伐。朱?委任孙坚为佐军司马。在攻打宛城时,孙坚第一个攀上城头,立了大功。

孙坚率军北上,声讨董卓。荆州刺史和南阳太守既不肯借粮,又不肯让路,都被孙坚杀死。

孙坚名气大振继尔被袁术封为破虏将军,任豫州刺史,派部下在城外设酒席相庆。饮酒间,董卓军队数万人忽然到来,鼓声不绝。孙坚让士兵依次列队进城,自己则对客人举杯劝饮,镇定自若,殿后入城。

董卓部众围城,孙坚头裹红巾,开城迎敌,红巾飘拂,所向无敌,阵前斩杀董军都督华雄。董卓忌惮孙坚勇猛,令将军李?前来议和,孙坚不应,下令从速进军董卓大本营洛阳,董卓便焚毁洛阳退入关内。

汉献帝初平三年,袁术令孙坚征荆州,袭击刘表。刘表遣黄祖抗战。孙坚大败黄祖,渡汉水,围襄阳。黄祖部将吕公屯兵岘山,孙坚亲率部骑上山视察地势,吕公的弓箭手躲在树丛中,用乱箭射中孙坚脑门,孙坚不幸去世。

孙坚大儿子孙策收敛父尸,葬于江南。孙坚的部众被袁术兼并。

丹阳张纮是当世奇士,孙策去见他说:“先君志在扶危济世,竟为黄祖所害。我虽然幼稚?弱,但有志完成先君遗愿,报仇雪耻,成为朝廷外藩,请问计将安出?”

  张纮指点他走孙坚道路,先招兵买马,然后率众投奔舅父丹阳太守吴景,壮大声势,再攻取荆州、扬州,以江南为根据地。可他说:“除奸安民,功业可以上追齐桓公、晋文公,岂能以区区一方藩镇来约束自己呢!”

   孙策去见袁术,袁术认为孙坚的队伍应交孙策统治,便把孙坚的队伍交给孙策孙策带领队伍,东征西战,取得了江东六郡,为其弟孙权建国奠定了基础。


 

  【相关人物】
       孙坚(155年-191年),字文台,汉族,吴郡富春人,公元130年,孙坚之父孙钟,举家由浙江富阳迁移至镇江丹阳。孙坚为东汉末年将领、军阀,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,孙权之父,在曲阿娶吴郡吴夫人为妻。孙权称帝后,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。据三国志孙策传:“坚薨,还葬曲阿”。丹阳高陵,即孙坚的陵墓,位于丹阳司徒镇大坟村。《丹阳县志》中记载。孙坚墓底面直径大约为30米,封土高为15米,基本保存无损。除此之外,在孙坚墓东面有一条名为五龙河的溪流。高陵现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。(资料来源:《三国志》,《丹阳县志》)
【相关人物与镇江关系】 曾迁住于丹阳,葬丹阳高陵。
 

   

今日浏览量:64次   昨日浏览量:47次  你是第 24294  位访客   自2020年7月1日以来共 74901 位   平均每日浏览量:74次    平均每日IP量:24个     最高浏览量:422

Copyright©2017-2018 360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设计、策划: 江苏省镇江市“三国演义”学会 

备案许可证号:苏ICP备20039371号 

ALEX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