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主页 >  成语故事  >  成语列表  >
 

与镇江有关的中国成语

      成语】:秋风过耳         阅读数:269 次
 

释义】 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。比喻与己无关,毫不再意。

出处  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吴王寿梦传》:“富贵之于我,如秋风之过耳。”

【相关人物】  延陵季子 季札

成语故事

时代,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:长子诸樊,次子余祭,三子余昧,最小的儿子叫季札。其中季札的品德最为贤良,而且又很有才学,最得父王宠爱。

公元前561年,寿梦得了病,把季札叫床前,想变更传位给长子的惯例,让他来继承王位。季札仁谦逊地不肯接受,回答说:礼法一向有所规定,父王为何废除旧制,而对我独施私情呢?”

寿梦见他不允,就对长子诸樊:“我想把君位传给季札,他不愿破坏旧制。你接位后,希望不要忘记我的遗愿。诸樊恭敬地点头应命。

吴王寿梦死后,诸樊当国执政,把余祭余昧两个兄弟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议相互立下誓约:今后王位,兄弟以次相传,最后务必让季札继承为王。

于是三个哥哥相继当了吴王。季札忠诚地辅助他们治理国事,出使各国,结交邻邦,十分尽力。因而,他的贤名传扬四方。

后来三兄弟,余昧将死时,要把王位授给季札季札还是坚持不从命,在朝中推让说:“我早就表明态度,不受王位。做人只要行为正派,品格高尚,至于富贵荣华,不过象过耳的秋风,我是漠不关心的。

为了表明他的心迹,季札就私下逃往自己的封地延陵,隐没起来。直到余昧的儿子僚被立为吴王,他才打算再回朝中,帮助僚治理国事。

这样,又过了十二年,季礼大兄的儿子。吴公子光(即阖阁)认为君位既没有兄弟相传,就该恢复旧制子袭父位,他是长兄之子,论次自己该当吴王。于是,他暗中蓄谋,要吧僚置于死地。

公子光通过当时在吴国避难的伍子胥,请来一位刺客名叫专诸,共同一商定了刺杀吴王僚的密计。

公元前515(吴王僚十二年),公子光借宴请僚的机会,让专诸扮作厨夫进献鱼炙,用密藏在鱼腹中的匕首.于席间将吴王潦当场刺死。

僚被刺杀后,公子光为了避免舆论指责,假惺惺地请季札来受国位。季札非但拒绝了邀请,反而对他这种拭杀兄弟的卑劣行为,给予严词斥责。

从此,季札逃归延陵,躬耕田亩,再没有到昊都来。他的高风亮节,后来一直被人传颂;“富贵之于我,如秋风之过耳就成为名言,长期流传人口。

 

  【相关人物】
  


     季札(前576年一前484年) 亦称“公子札”。春秋时吴国贵族。吴王诸樊弟,多次推让君位。封于延陵(今江苏丹阳延陵镇一带),称“延陵季子”。后又封州来(今安徽凤台),称“延州来季子”。吴王餘季四年(公元前544年),出使鲁国,在欣赏周代传统的音乐诗歌时,加以分析,说明周朝和诸侯的盛衰大势。继游历齐、郑、卫、晋等国,与晏婴、子产、叔向等人评论时势。(资料来源:《辞海》)






【相关人物与镇江关系】 丹阳延陵镇季子庙
 

   

今日浏览量:68次   昨日浏览量:47次  你是第 24298  位访客   自2020年7月1日以来共 74905 位   平均每日浏览量:74次    平均每日IP量:24个     最高浏览量:422

Copyright©2017-2018 360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设计、策划: 江苏省镇江市“三国演义”学会 

备案许可证号:苏ICP备20039371号 

ALEXA